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为什么选择不上班了

日拱一卒的笑叔叔 笑叔叔侃投资
2024-09-20
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自打2017年9月底,我从上一个东家离职后,已经四年半的时间。这期间,我一直没有找工作,接下来也没有找工作的打算,已经彻底转变为无业游民。


说实话,在这个期间,我还是会收到很多亲人与朋友的关心、不解与质疑,不管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。在大多数人的脑洞回路里,这种行为是不可思议的、是不靠谱的,是不负责任的。因为觉得男人赚钱养家,天经地义。


这没什么错,男人确实要尽到赚钱养家的义务。但大多数的质疑应该是基于一个想当然的前提:我不上班就等于不赚钱不养家了。质疑是可理解的,但逻辑非常不严谨。


为什么说不严谨呢?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:

1. 假设我已经财务自由了。后面三分之二的人生里,仅需要享受生活。那么,质疑肯定是没道理的。(一定要记住,这仅仅是个假设哈


2. 我虽然不上班,但不代表不赚钱。赚的钱多少不说,也可以养家糊口了。如果上班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,那么此时上班与否,就没那么重要了吧。


3. 男人不找个正经上班的工作,除了在家呆着就是出去玩,这种状态就意味着不着调,和赚不赚钱没关系。对于这种想法,我只能微微一笑,不值一驳。


第一种情况,我目前的生活状态,让好多朋友都误以为这是真的,但至少我自己知道,这不是真的。我曾经在一个饭局上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我非常确定的一点,就是在座各位,都比我有钱。但为什么你们都很羡慕我的生活呢?因为有两点特质,是我拥有而你们不具备的:第一,不求上进(比如对经营公司、社会成就感、几个小目标、改变世界等没什么兴趣);第二,容易知足。”虽说我也有些积蓄,几年不工作也不至于饿死,但距离财务自由真的很遥远。至少我心目中的财务自由是这样的:想去湾区生活,就直接过去买栋豪宅;想出海开Party,就直接买艘豪华游艇;想找个无人海岛度假,就直接包架水飞。。。当然,我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


第三种情况,是彼此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上的不同。刚才说了,不值一驳。


第二种情况,还是值得展开分析下的。 

我曾经说过一句话: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选择性问题,都可以转化为逻辑问题与数学问题。今天,我们再来尝试一下这种转化。


转化以前,先阐述几个基础性的事实。

1. 之前工作的岁月里,我已经交满了18年的养老保险,已经可以终身享受退休金待遇。自从我离开上任东家,就再没自己交过养老保险。原因很简单,不划算。这只是个数学问题。


2. 在不工作的时间里,我一直在交个人医疗保险。谁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不住院呢?一个月几百块,有个保障,值得。


3. 我还有一份补充医疗保险,可以在一定额度内报销门诊医疗费用。


4. 很早以前,我就给全家人购买了额度不菲的重疾医疗保险。有了这份保障,即便发生什么不幸,也不会有治疗费用上的担忧。


5. 此外,我还购买了一些理财险。理财险这东西很单纯,就是过滤掉那些天花乱坠的文字描述,仅看收益率足以,目前大概是复利6%~7%(通常不会写出来,你要自己会算)。万一哪天没有了现金流入,也可以从保单现金红利中定期支取一部分,用于家庭花销。


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自然情况,需要各自统计整理分析。


上小学时,我们就知道,一个方程式中,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未知数,是没办法得到唯一解的。所以,上面说的这些,表面上是避免后顾之忧,实际上是为了减少未知数,为接下来的比较扫清障碍。


分析前,再做两个假设:

1. 考虑到我的年龄,以及当前生活的这个东北二线沿海城市的实际情况,又不想背井离乡,所以,月薪2万左右应该是天花板了。


2. 这些年的职场奋斗,我怎么也能有点合理的家底吧。假设我手里有100万人民币的自由现金可供支配。但这也仅仅是个假设,具体数字远不如思考的逻辑重要


现在可以分析,上班与不上班的实际影响了。

上班

上班最大的好处,就是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。每月拿到工资后,全额定投指数基金。零技能无脑投资的话,指数基金是不错的选择。长期来看,跑赢名义GDP增长是确定的,更是远远超过银行理财产品。具体的逻辑分析,详见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》读书笔记(二)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》读书笔记(三)


我们就按指数基金产品10%的年化收益率,来计算下。


如果退休时间不延迟的话,我还有15年的时间可以工作,每月定投2万,年化收益10%,到期后连本带利总额如下:

 

上面公式只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计算过程。其实不用这么麻烦,找个定投计算器,按按就可以算出,可以收到814万


同时,将另外100万的自由现金(别忘了是假设哈),一次性投入指数基金,15年后,到期后连本带利总额为418万。公式如下:

把两部分收入加起来,总数为:814万+418万=1232万。这是选择上班的情况下,退休时可以拿到的总额。


不上班

如果选择不上班,也不做其他任何产生现金流入的事情。那么100万的自由现金(再次提醒这仅仅是个假设),就是我全部的本金了。


此处澄清一个理念,不上班并不代表我不思考不学习。付出总有回报,如果把上班的时间节省出来,去研究点自己喜欢的事情,那么在平均线的基础上,做出一点成绩,还是合理的吧。


比如我现在的生活状态,每天研究股权投资,我认为:在未来15年中,我的投资收益,很大概率可以跑赢指数基金。我的股权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5%、20%甚至更高,是合理的。具体的逻辑分析,同样详见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》读书笔记(二)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》读书笔记(三)


根据上面的公式,100万本金,投资时长15年,年化收益率15%的情况下,连本带利总余额为814万;年化收益率20%的情况下,余额为1541万;年化收益率25%的情况下,这个数字将为2842万。这是选择不上班的情况下,原本退休时可以拿到的总额。


以上两种方式,均未考虑这15年内的花销。因为两种生活方式的花销没什么不同,不影响比较。


根据上面的数据,我们做一个表格,这样更直观(单位:万元)


选择定投收入(月薪2万)投资收入(100万本金)合计
上班8144181232
不上班(收益率15%)0814814
不上班(收益率20%)015411541
不上班(收益率25%)028422842

以下几点,可能是部分朋友不解的地方,集中解答下:


1. 不论指数基金投资达到10%的平均年化收益率,还是股权投资达到15%至25%甚至更高的平均年化收益率,都不会有纸面的保证,有保证的只是银行保本理财那点可怜的收益率(通常小于4%)。但根据前面引用的文章,长期来看,指数基金与股权投资的高收益率是确定的,这是社会发展规律与金融资本属性决定的。


2. 工作中的那些技能,离职后可能这辈子都再也用不上了,与此相比,我更喜欢学习那些可以让我终身受益的技能。


3. 万一出现经济萧条,收益率不如意呢?非常有可能,但同样也可能出现经济异常好的年份。长期来看,这些不确定因素会相互抵消,剩下的就是经济发展的确定性。


4. 反过来想想,如果出现经济危机,那如何保证职场的我不失业或者不降薪呢?这也是职场中存在的风险。


5. 如果运气好一些,赶上国运兴旺,那么通过投资,实现20%甚至更高的收益率,也是有很大可能的。毕竟过去的十几年,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,已经回馈了部分价值投资者接近30%的平均年化收益。

根据上面的表格,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得出如下结论:


1. 如果能做到平均年化投资收益15%,与上班相比,退休时拿到的总金额会减少418万。如果用418万来换取你未来15年的自由时间,你会如何取舍呢?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,我会直接套用巴神的一句话:我绝不会用对我很重要的东西,去换取我并不迫切需要的东西。


2. 如果能做到平均年化投资收益20%或以上,你的总收入已经超过上班所得。


再做个假设,如果你距离退休还有10年、30年、40年,月薪收入是1万、5万、10万,或者拥有自由现金200万、500万、甚至1000万,这个比较将如何变化?很简单,有了上面的逻辑,自己算算就好了。


这就是我选择不上班的原因。



本文对你的选择不构成任何指导建议

只有你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

切记!!!


笑叔叔侃投资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笑叔叔侃投资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